变阻训练对于纵跳表现的急性适应好于传统阻力训练?
研究背景
PAP,全称为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即“激活后增强效应”,其定义为“一种由预先短时间次最大强度抗阻练习引起的肌肉发力速度或爆发力急性增加的生理现象”。 简单来说通过一些抗阻训练手段,引起神经肌肉的急剧兴奋,从而短时间提高肌肉力量与爆发力表现。变阻训练(Variable resistance,VR)与抗阻训练(Resistance exercise,RE)可能是增加一些运动中力量和爆发力的一种有趣的方式。本研究旨在对比传统抗阻训练和变阻训练深蹲在激活后增强效应(PAP)下不同时间节点下对后续纵跳表现的影响。
研究结果
变阻训练深蹲2分钟后,反向纵跳(CMJ)表现有显著提高(5.8%,p=0.02,ES=1.53),而抗阻训练深蹲完成后没有观察到显著变化。此外,变阻训练后的纵跳峰值功率也大幅增加(p=0.04,ES=1.27)。
讨论与应用
1.力量更好的运动员PAP表现增强也更好。
在一些其他的研究中发现相对于训练程度较低的人,更强壮的运动员(深蹲>体重的1.8倍)表现出更好的PAP反应(6.5%),本研究结果的PAP反应与之相似(5.8%,ES=1.53)。
2.激活方案产生的疲劳较少,PAP增强反应则更早地发生。
目前采用传统阻训练方案的PAP,建议后需要8-12分钟的恢复时间可以优化纵跳表现。本研究中发现反向纵跳表现峰值出现在PAP激活后约2分钟时,9名运动员中有3人在变阻训练深蹲后4分钟表现达到峰值。本次研究数据证实了以往的发现,即使用变阻训练作为有效的方法,在经过30-120秒刺激后即可诱发PAP,这对于训练良好的运动员来说是有效的。然而,由于一些运动员需要更多时间来消除疲劳的影响,因此最佳恢复时间应该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3.变阻训练相比传统阻力训练可能获得更好的纵跳表现收益。
研究强调了反向纵跳过程中的峰值功率对手球等团队运动的重要性,这些运动需要在冲刺、跳跃和变向等动作中输出较高的下肢功率。因此,变阻训练相比传统阻力训练可能更具有提高反向纵跳功率输出的潜力,从而产生更好的急性与慢性训练适应。
4.采用传统抗阻训练PAP反应结果不一致。
本研究在进行抗阻训练深蹲后,没有出现PAP反应。事实上,仔细检查文献发现,关于PAP对反向纵跳表现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例如,Mola等人和Esformes等人的研究发现,足球运动员在进行不同深蹲后,反向纵跳高度或峰值功率输出没有变化。相反,Kilduff等人在职业橄榄球运动员中进行深蹲后,反向纵跳高度增加了4.9%,输出功率也有所增加。
研究对象
9名赛季中的高水平男子手球运动员
研究方法
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完成了3组5次的深蹲,采用的负荷为预估最大重量(1RM)的85%强度,组间休息3分钟。受试者单独进行传统抗阻训练深蹲或变阻训练深蹲。变阻训练深蹲采用55%的1RM负荷强度与29.7±2.0%的1RM弹力带阻力(完全直立姿势)相结合。在基线测试、准备活动后(15秒内)以及深蹲后每2、4、6和8分钟分别进行反向纵跳(CMJ)测试。
文献来源
Marin, D. P., Astorino, T. A., Serafim, A. I. S., Urtado, C. B., Prestes, J., Polito, L. F. T., & Otton, R. (2021). Comparison between traditional resistance exercise and variable resistance with elastic bands in acute vertical jump performance. Human Movement, 22(4), 28-35.